摘 要:华星1号是根据主要优良性状互补的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原则,以法国引进的纤维含量高的品种Diane为母本,以高产、抗倒伏的品系G07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纤维亚麻品种,2022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22)430004,适宜在我国亚麻主产区种植。对华星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种子繁育、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总结,以促进该品种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纤维亚麻;华星1号;选育
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是我国的主要纤维及油料作物,其纤维具有吸湿、散热、透气、防静电、抗紫外线、阻燃、抗过敏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纺织服装。亚麻是一种天然存在且广泛可得的纤维,其机械性能优于许多其他天然纤维,是支持环保型生物基复合材料的合适原料[1]。随着亚麻纤维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近年来对于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蓬勃发展[2-4]。但目前,在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的103个亚麻品种中,仅有37个纤维亚麻品种,品种较为缺乏。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湖南、云南、黑龙江等地开展了纤维亚麻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优良品系2007014-07-04-09,该品系于2022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22)430004,命名为华星1号。
1 选育过程
2003年以俄罗斯引进的抗倒伏种质Лeнок为母本,以法国引进的种子、纤维双高产种质Pinkax为父本杂交,当年冬季在云南加代,2003-2006年以纤维、种子高产为主要目标,并兼顾抗倒伏、出麻率等性状连续进行单株选择,选育出优系0325-5-29-9-18。该品系于2007年进入高产品系鉴定(编号G070),鉴定结果显示其纤维、种子均增产明显,种子产量尤为突出,并且抗倒伏能力强,使高产与抗倒伏性得到了有效结合。
为了选育出高产、高纤维亚麻新品种,根据优势互补的亲本选配原则,2007年冬季在云南以法国引进的高纤维亚麻品种Diane为母本,以高产、抗倒伏的G070为父本进行了杂交,组合编号2007014。2008年将该组合加代繁殖。2009-2012年F2~F5连续4代进行混合选择,由于株高、工艺长度、千粒重、生育日数的遗传力高[5],低世代重点对这4个性状进行了选择。2013-2015年连续3代进行单株系统选择,在对上述4个性状继续选择的同时,对出麻率、抗倒伏性、单株茎重、单株粒重等遗传力低的性状进行了重点选择。于2016年F9选育出优良品系2007014-07-04-09。2017-2018年在云南大理进行2年鉴定试验,实现了高纤维与高产的聚合,并兼具一定的抗倒伏性。2019-2020年在黑龙江进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同时进行DUS测试。2022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22)430004,命名为华星1号。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华星1号株高85.2cm,工艺长度71.6cm,单株分枝数3个,单株分茎数1个,单株蒴果数5个,蒴果中等大小,每果粒数9粒,单株粒重0.25g,千粒重5g,生育期91d,属于中熟品种。
2.2 植物学性状
华星1号花冠紫红色,花中等大小,花药蓝色,花丝浅蓝色,花柱蓝色,花瓣相对位置分离,萼片斑点数量少;蒴果无隔膜纤毛,种皮褐色。
2.3 抗性及纤维强度
经田间鉴定,华星1号中抗枯萎病,枯萎病发病率为9.6%;高抗立枯病,立枯病发病率为4.7%。经农业农村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其纤维强度达到282.6N。
3 产量表现
3.1 鉴定试验
2017-2018年在云南大理进行2年鉴定试验,华星1号每hm2原茎平均产量6177.0kg,比对照中亚麻2号增产13.5%;纤维产量1087.5kg,比对照中亚麻2号增产21.3%;出麻率24.0%,比对照中亚麻2号高1.1个百分点,且抗倒伏能力强。
3.2 区域试验
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孙吴、兰西、黑河、克山等地进行2年区域试验,华星1号每hm2原茎、纤维、种子平均产量分别为4969.5kg、1225.4kg、1225.2kg,分别比对照中亚麻2号增产12.3%、14.6%和10.0%,其中原茎、纤维均增产10.0%以上;出麻率31.1%,比对照中亚麻2号高1.1个百分点。
3.3 生产试验
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孙吴、兰西、黑河等地进行生产试验。华星1号每hm2原茎、纤维、种子平均产量分别为4927.1kg、1224.4kg、796.2kg,分别比对照中亚麻2号增产10.7%、15.3%和6.2%,其中原茎、纤维均增产10.0%以上;出麻率31.1%,比对照中亚麻2号高1.1个百分点。
4 种子繁育
4.1 原种生产
原种生产除了可以利用原原种直接生产外,还可根据生产需要采用“三圃法”提纯复壮,即单株选择圃、株行鉴定圃和混系繁殖圃。单株选择圃从原原种或原种田选择单株,按华星1号的特征选择生育期、株高、花序、花色、蒴果等性状一致的单株。根据需要确定选择株数,室内考种对初选单株进行复选,复选保留70%的初选单株,单株脱粒、单装保存。株行鉴定圃将上年入选单株每株种成1行,按顺序排列,行长1m,行距15~20cm,均匀条播。开花期拔出异花株行。工艺成熟期按品种特征特性严格选择,一般入选70%的株行,淘汰30%的株行。完熟期开始收获。混系繁殖圃将从株行鉴定圃入选株行混合收获的种子,在优良的栽培条件下以30kg/hm2播量高倍繁殖,要求隔离种植,开花期和收获前严格去杂去劣。完熟期开始收获,种子翌年入原种田。混系繁殖圃用于原种一代加速繁殖,播量40~50kg/hm2;用于原种二代扩大繁殖,播量60~70kg/hm2。原种一代采用30~45cm双行条播,原种二代采用15cm条播。
4.2 生产用种
生产用种利用原种二代繁殖,播量70~80kg/hm2,采用15cm行距重复播。土壤墒情良好时适宜浅播,一般播深2~3cm,分别在播前和播后镇压1次可保证出苗快,苗齐、苗壮,病害轻。播前用0.3%的炭疽福美进行药剂拌种,能防治立枯病及炭疽病。亚麻种子田在绿熟期用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0.75kg/hm2,可提高种子产量。种子繁育过程中要做到“一地一种”,收获、清选、储存的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清理、防止混杂。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期与选地
华星1号可在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云南、河北等地亚麻产区种植。黑龙江、河北亚麻产区可在4月10日至5月10日播种;新疆、甘肃、宁夏可在3月20日至4月10日播种;云南可在9月15日至10月30日播种。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田地,肥力喜中等偏上,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不宜连作,应轮作,前茬可选择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
5.2 播量与播法
在北方种植可平作条播,播种行距为15cm,覆土深度为1~3cm,每hm2播种量为120kg。在云南种植可间隔2~3m开厢沟用于灌水,在厢面上平播。亚麻播前用0.3%的炭疽福美或7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进行药剂拌种,可预防苗期病害。
5.3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具体情况适当施肥,通常每hm2施用磷酸二铵150~225kg、磷酸二氢钾75~150kg。
5.4 除草
苗高5~10cm时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对苍耳、苋菜、刺菜、灰菜等双子叶杂草,每hm2可用56%二甲四氯钠粉剂750~900g防除;对稗草、狗尾草、糜子、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可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900~1000mL或10%精喹禾灵乳油1000~1200mL防除。
5.5 收获适时
收获是保证丰产丰收和提高纤维品质的关键。在亚麻成熟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根据茎、叶、蒴果的变化准确掌握亚麻的工艺成熟期,做到适时收获。亚麻工艺成熟期的主要特征:一是有1/3的亚麻蒴果变成黄色或黄褐色;二是麻茎下部有1/3变为黄色;三是麻茎下部叶片有1/3脱落。
参考文献
[1] Periasamy D,Prakalathan K,Manoharan B, Kumar M S,Krishnasamy S,Dhandapani A,Thiagamani S M K,Rajini N,Ismail S O,Ilyas R A,Natarajan V.Examining the performance of eco-friendly fax ?ber composites:mechanical,thermal and durability properties—review. Biomass Conversion and Biorefnery.https://doi.org/10.1007/ s13399-024-06039-6
[2] Sumesh K R,Ajithram A,Sivasubramanian P,Kavimani V.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amie/fax hybrid natural fber composites under diferent conditions.Biomass Conversion and Biorefnery,2024, 14:29579–29590
[3] Venkatesh R.Effect of boron carbide fill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lax fiber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Interactions, 2024,245:368
[4] Reddy B M,Reddy B C M,Kumar A K,Kumar G S,Reddy R M, Sankaraiah G.Mechanical and water absorp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Jute/Flax/Polyester hybrid composite for indoor and outdoor applications.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2024,31:351
[5] 王玉富,颜忠峰,陆颖,乔广君,王殿奎,吴广文,范娟,刘恩贵,王彦 华.亚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中国麻作,1991(1):4-6
文章摘自:王玉富,邱财生,朱炫,等.纤维亚麻品种华星1号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5,(03):154-156.DOI:10.19462/j.cnki.zgzy.2024121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