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湖南丰汇麻业有限公司研发车间内,显微镜下的麻纤维正演绎着“变形记”?湖南农业大学揭雨成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酶脱胶及鲜茎厌氧脱胶技术,让原本需要72小时的亚麻脱胶工序缩短至8小时,纤维强度提升15%的同时实现废水零污染排放?这项技术的突破,正是大通湖区金盆镇“稻+稻+麻”轮作模式升级的核心密码?
科技赋能:沉睡土地焕发新生机
在金盆镇2000亩亚麻种植基地里,紫花摇曳的亚麻田与轰鸣的插秧机形成奇妙交响?通过亚麻品种创制,将亚麻北种南移,创新“稻—稻—亚麻”三熟制产业模式,这片曾被闲置的冬闲田实现亩均综合产值3500元,较传统种植效益提升2.3倍?“土地利用率提高40%的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金盆镇党委书记高塬指着田间地头竖立的智能监测设备介绍?
2025年湖南省专家工作站正式落户丰汇麻业,标志着该镇产学研协同创新迈入新阶段?工作站将生物酶脱胶技术从实验室推向产业化,使企业亚麻布出口单价提升30%,成功打开哈萨克斯坦等国际市场?数据显示,该技术应用后,企业年加工效率提升200%,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模式创新:风险共担激活产业动能
“种麻最怕市场波动,现在有保底收购价兜底,机械化服务省心又省钱!”大东口村种植大户何连芬捧着金黄的亚麻籽笑逐颜开?该镇推出保底收购价3元/公斤?免费提供抗逆良种?全程机械化服务等“三保政策”,彻底打消了农户疑虑?2024年,全镇亚麻种植助农增收超140万元,村集体平均增收40万元?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创新模式,正在释放乘数效应?通过构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金盆镇打造出从育种?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首批1.8万米亚麻布出口哈萨克斯坦,实现大通湖区纺织外贸“零的突破”,2024年出口额突破300万元?
生态增值:藏粮于技实现双赢格局
亚麻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生态红利?亚麻根系特有的固氮作用,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8%,化肥施用量下降30%?在丰汇麻业生产车间,副产品麻屑经微生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每年可反哺农田2000吨?“现在种稻不用买化肥,光卖麻渣就能赚不少?”村民李建国细数增收账?
从“冬闲田”到“聚宝盆”,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金盆镇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随着专家工作站的落地生根,这片热土正在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正如揭雨成教授所言“:这里的每一株亚麻,都连缀着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的美好愿景?”
文章摘自:李娜,刘婷.金盆镇创新“稻—稻—亚麻”轮作模式促农增收[N].益阳日报,2025-07-14(002).DOI:10.38276/n.cnki.nyyrb.2025.00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