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黎颖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6   Tag:   点击:
麻类面料耐磨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从含麻面料本身性能入手探究含麻织物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试验认为,含麻面料的混纺比?组织结构?纱线粗细等均会对含麻织物的耐磨性产生影响,为生产更具耐磨性的含麻面料提供参考方向?

关键词:耐磨性;亚麻;混纺比;组织结构;影响因素

 

麻织物因为绿色健康和特有的吸湿透气?抑菌防霉等性能,深受市场喜爱?然而,因纤维同时具有坚硬而粗细不匀?弹性差等缺陷,致使织物穿着易刺痒?易起皱?耐磨性差,使其在市场推广应用上受到了极大限制?故本试验分析含麻织物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使企业和市场对其织物耐磨性能有更充分的认识,帮助提高麻类织物的耐磨性能,以期对麻类织物的生产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设备及原理

设备:Martindale耐磨仪,传动装置为外侧同步传动装置,传动轴距其中心的距离为(30.25±0.25)mm,外传动装置的转动速度为(47.5±2.5)r/min[1]?耗材:聚氨酯泡沫塑料垫,直径为38mm;标准磨料为机织羊毛磨料,直径为140mm;机织羊毛毡,直径为140mm?

试验所依据的测试标准为ISO12947-2:2016《纺织品采用马丁代尔法测定织物耐磨性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安装在耐磨仪夹头内的测试样在规定负荷下以利萨茹曲线的平面轨迹摩擦磨料,摩擦试样直至破损,根据试样破损的总摩擦次数确定耐磨次数?其中,最终耐磨结果是指试样破损前累积的摩擦次数?

1.2 试样准备

样品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的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至少18h,距离布边至少100mm,在整幅样品上采取包含不同经纬纱的试样3个?排除织物种类对耐磨试验终点判定的影响,选用的面料均为机织物?面料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试验过程中,面料尽量平整,以排除面料褶皱对耐磨结果的影响?

 

2 试验内容

本次试验依据ISO12947-2:2016的要求取直径为38mm的试样3个,根据标准中的试验参数要求进行试验各项步骤,压力负载为9kPa,之后启动仪器,等待到达预设摩擦次数后自动停止?

此次试验只分析含麻面料混纺比等织物本身特性对马丁代尔耐磨结果的影响,检查间隔如表2所示?其他条件如摩擦位置?固定夹持装置及负载一一对应,使用同一批次的羊毛毡及羊毛磨料,测试过程的温湿度条件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终点判定依据为ISO12947-2:2016标准的要求,如表3所示?确定本次试验以两根纱线断裂为终点,最终结果减去1000r,结果如表4所示?

1 面料具体参数

  

2 摩擦试样的检查间隔

  

:可根据客户要求选择试验间隔,当接近终点时应缩减检查间隔至1000 r?

3 试样破损判定

  

:破损终点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终点判断方法,并在报告中显示;布面出现孔洞指磨出一个直径至少2.5 mm的孔洞,即表面层磨掉形成一个孔洞,导致外观不同或基布明显可见?

4 具体耐磨结果

  

 

3 试验目的

为了改善麻织物的耐磨缺陷,提高其内在品质和应用性能,将其与其他纤维混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2]?在保证含麻织物服用优势性能的情况下,加入耐磨性更好的面料与之混纺,以提升织物耐磨性?同时,纤维线密度越细,组织结构越疏松,在经过多次摩擦后越容易发生断裂,布面越容易破损,而直径较粗的纱线含有较多的纤维,在受摩擦时要有较多的纤维断裂后纱线才会解体,有利于织物的平磨[3]?

 

4 含麻面料耐磨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含麻面料的混纺比对最终的马丁代尔耐磨结果稳定性有影响?由表4可知,从均为平纹的A?B?C?E样品的耐磨结果对比中可以发现,不同混纺比会影响马丁代尔耐磨结果,100%亚麻的A面料耐磨性能较棉/麻混纺面料差;从B?E面料与C?E面料的分组耐磨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含棉量较高?纱线较粗的面料耐磨性能更好;从F?G面料的对比中可以得出,黏胶占比更高的黏胶/麻混纺织物的耐磨性能更好;B面料与F面料除颜色和成分不同外,其他具体参数近似,故从B?F面料的对比可知,相似混纺比的棉/麻织物的耐磨性能比黏胶/麻混纺织物好?而纯棉纤维的耐磨性能大于黏胶纤维,故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麻纤维与耐磨性能更好的纤维混纺,可以增加其混纺织物的耐磨性能?

含麻面料的组织结构?纱线粗细等对最终的马丁代尔耐磨结果稳定性有影响?从B?C面料的对比可以发现,相同组织结构?相似混纺比的棉麻面料,纱线的粗细程度对耐磨性能有影响,较粗的纱线更耐磨?原因是较粗的纱线纤维组成更密集,当纱线经受多次摩擦时,纤维或脱散出来粘在织物表面,或离开织物表面脱落在磨料上,使织物遭受的阻力增大,织物变薄变脆弱,直至纱线完全断裂?而面料结构中更细的纱线经历这个过程的时间更短,故耐磨性更差;从组织结构差异较大的C?D样品耐磨结果对比可知,面料的组织结构会影响面料最终状态?C是平纹织物,D是斜纹织物,两种织物中纱线交织的规律不同,因此造成织物转移纤维的总数不同,其中浮线较长的织物D,其转移纤维的根数较多?因为该织物中纱线交织点的距离较长,沿长度方向的握持点较少,纤维在磨损过程中易失散[4]?平纹织物的耐磨性能显著高于斜纹织物,原因是在马丁代尔耐磨过程中,织物总是于凸起纱线的最外层开始磨损,平纹织物单位面积内的交织点多于其他组织结构,织物更平整,纱线浮线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纱线相对更难从织物中抽出?而较长的织物浮线长度在摩擦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牵引,会更易引起突变的面料耐磨结果,如产生毛球勾连纱线,增大毛球附近纱线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利于耐磨结果的稳定?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含麻面料的耐磨性能与面料混纺比中麻纤维的占比直接相关,且为负相关;与纱线粗细程度直接相关,且为正相关,即纱线越粗越耐磨?含麻面料的组织结构越紧密,耐磨稳定性越好,耐磨性越好?

 

5 结论

(1)混纺织物的耐磨性能与纤维组成中更耐磨纤维所占的比例有关,可选用与耐磨性能好的纤维进行混纺增加织物的耐磨性?

(2)在纤维混纺比构成相近的情况下,平纹织物的耐磨性优于斜纹织物,即含麻面料布面组织结构越紧密其耐磨性越好?如果需提高产品的耐磨性能,可以适当选择较为紧密的平纹织物作为麻类面料的基础组织?

(3)在相同种类纤维原料的情况下,纤维越细越不耐磨?因此,在需要选择比较耐磨的含麻面料时,可通过选用较粗的纱线织造面料或增加纱线股数的方式来增加织物耐磨性?

 

参考文献

[1]BS EN ISO 12947-2:2016,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fabrics by the Martindale method-Part 2:Determination of specimen breakdown[S].

[2]董媛媛,钱洋,刘允璞,等.混纺比对汉麻混纺纱及其织物性能的影响[J].棉纺织技术,2021,49(6):15-18.

[3]李金秀.织物耐磨性的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J].今日科苑,2009(22):30-31.

[4]王绍平.以纤维转移状况评估织物耐磨性的耐磨仪[J].国外纺织技术(针织?服装分册),1991(15):38-43.

 

文章摘自:韩黎颖,吴珍珍.麻类面料耐磨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J].染整技术,2025,47(07):51-53.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