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大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业大麻生长期间用包含水蓼浆汁的水浆灌溉土地;或者在春季种植水蓼,长成后翻耕入土,然后进行大麻种植;或者在秋季收获大麻后进行水蓼种植,长成后翻耕入土,来年春季种植大麻。本发明的方法可推广到一般的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经济、环保,有利于土壤养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大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在春季播种水蓼,23个月后获得水蓼植株;
2)深翻土地,将水蓼植株埋入土壤;
3)整理地块,在原地种植工业大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草前1至2个月旋耕土地不低于1215cm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草前施加基肥,基肥为1∶1的磷肥和尿素,每亩施203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后灌溉土地,种草前优选用1520℃的水浸泡水蓼种子35天。
5.一种工业大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4)春季播种种植工业大麻;
5)秋季收获大麻后播种水蓼;
6)水蓼长成后翻耕土地,将水蓼植株耕入地下,准备下一年的大麻种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月进行步骤4),9月进行步骤5),12月进行步骤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水蓼种子用量每亩1.53kg,优选预先用2030℃的水浸泡25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78月间追肥12次氮肥。
9.一种工业大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在工业大麻生长期间或者种植前用包含水蓼浆汁的水灌溉土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移栽种苗,在移栽种苗15天后浇灌水蓼水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植前1530天,用水蓼水浆灌溉土地。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漫灌的方式灌溉土地,在漫灌25天后排干余水,在接下来1030天后种植大麻。
13.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春季播种水蓼,长成后翻耕入土,进行农作物播种。
14.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秋季播种水蓼,在12月将水蓼翻耕入土,养护土地,来年春季进行农作物播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种植方法,更具体涉及工业大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生长在种植过程中总是受到土壤栖息害虫的损害。土壤栖息害虫是指那些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对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造成危害的杂食性昆虫。常见的有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根蛆、刺足根螨、新黑地蛛蚧和黄蚂蚁等。现有的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有毒土、毒砂、拌毒饵和灌根四种。其中毒土法是使用噻虫胺颗粒剂或氟氯氰噻虫胺颗粒剂,在作物播种前均匀撒于地表或翻耕入土,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害虫;毒砂法是用辛硫磷乳油与细土混合制成毒砂,撒在地表;拌毒饵法将炒熟的麦麸或豆饼与毒饵混合,放在盘中,引诱地下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灌根法是在作物播种前使用全水溶噻虫胺进行冲施滴灌。由于使用的是化学农药,受用量限制,往往是在土壤局部施药,杀虫效果有限,地表诱杀则需要进行多次杀虫。另外,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不环保,对其他动物也会造成伤害。
对于我国云南地区的工业大麻种植地来说,地下害虫以地老虎、黄翅大白蚁、蛴螬最为常见。目前最有效的做法是每亩用辛硫磷5%颗粒剂500克,在播种前均匀撒施于种植塘内,但是使用农药维持效果短,且农残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工业大麻的无公害种植方法,其利用天然植物驱虫杀虫。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是,在工业大麻生长期间用包含水蓼浆汁的水浆灌溉土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是,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34月播种水蓼,获得水蓼植株;
2)56月深翻土地,将水蓼埋入土壤;
3)整理地块,在原地种植工业大麻。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是,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春季种植工业大麻;
5)秋季收获大麻后立即播种水蓼;
6)水蓼长成后,翻耕土地,养到春季进行大麻种植。
上述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农作物的害虫防治。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地下害虫,而且对环境无害,还可以为土壤增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容易理解,本公开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举的目的,而不是本发明构思的全部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获得本公开对本发明基本构思的阐述,结合所给出的实施例,完全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获得其他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还可以在本发明基本构思的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所有这些变型实施例或者改进都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春季播种水蓼,23个月后获得水蓼植株;
2)深翻土地,将水蓼植株埋入土壤;
3)整理地块,在原地种植工业大麻。
步骤1)中,播种时间优选在3月10日至4月15日之间完成,在气候温暖的地方可以在2月种植。优选在3月底之前完成,这样可以获得更长生长期的水蓼鲜草。典型的种草步骤包括耕地、播种、灌溉。耕地工作优选在种草前1至2个月进行,例如在1月下旬或者2月进行;如果在4月份种草,则耕地工作可以在2月乃至3月上旬进行,土壤在种草前充分接受空气、阳光和雨水是有益的。
整理土地,优选通过旋耕方式进行,旋耕深度可以再1215厘米即可。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施加基肥,土地肥力不足时施加基肥是最好的,可以促进水蓼快速成长。基肥可以按例如磷肥、尿素1∶1的比例混合,每亩施2030kg。整理土地使其平整、疏松。播种环节中,种子优选用1520℃的水浸泡35天,以每亩1.53kg的种子撒种。撒种后耙地,使得种子被浅埋12cm,然后充分灌溉。若条件允许,采用漫灌方式。其他灌溉方式时应使得种植厢被水湿透。出苗前盖膜保温保湿,出苗后揭膜。通过这些种植方法可以在23个月获得预期产量的水蓼植株。
步骤2)中,通常在5、6月间,水蓼长到4070cm株高时,翻耕土地,将水蓼植株埋入地下。作为优选方式,将水蓼贴地收割后切段或粉碎,然后翻耕入土。
步骤3)中,土地整理包括碎土、耙平、开厢、打塘,塘的密度可以根据大麻品种来选择,此为本领域人员熟知。
期间根据需要浇水、追肥、除草。在10月份收获植株。收获花叶目的时将植株分枝单独晾晒后,处理采收花穗。
这种方式相较于第一种实施方式,操作更加简单,而且除虫效果更佳,还可以为土壤提供更持久的肥力。
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在收获工业大麻后,播种一茬秋季水蓼,待水蓼长到预定株高后翻耕,进行冬季养土,来年春季在该土地上种植工业大麻。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春季播种种植工业大麻;
5)秋季收获大麻后播种水蓼;
6)水蓼长成后翻耕土地,将水蓼植株耕入地下,准备下一年的大麻种植。
本实施方式中,大麻种植时间优选在34月进行,这样可以为后面的水蓼种植保留尽可能长的生长期。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在3月进行大麻种植。在4月种植大麻的情况下,优选在9月中旬收获大麻,并立即播种水蓼。
步骤4)中,土地整理包括碎土、耙平、开厢、打塘。行距可以在50150cm,塘距可以在50120cm。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行距为150cm,塘距120cm,选择大麻品种为中麻植雅一号,为申请人公司培育的种子。
期间根据需要浇水、追肥、除草。追肥时可以选择速效氮肥或复合肥。在9至10月份收获植株。收获花叶目的时将植株分枝单独晾晒后,处理采收花穗。
步骤5)中,可以将收获完大麻的土地旋耕1215cm的深度,施肥、整平后将预先浸泡过的种子以每亩1.53kg干种子的密度与细土混合,均匀洒在地上。种子适宜用2030℃的水浸泡25天,撒种后耙地,使得种子被浅埋12cm,然后充分浇水,使得种植厢被水浸透,需要时盖膜。至苗进入生长期后揭膜。
1112月间,水蓼长到4060cm株高时,翻耕土地,将水蓼植株埋入地下。作为优选方式,将水蓼贴地收割后切段或粉碎,然后翻耕入土。
相比于其它方案,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很好地杀灭过冬的虫卵,并且利用经过冬季的漫长发酵,可以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有机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春季种植工业大麻,在5至8月,用包含水蓼汁的水浆灌溉工业大麻。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种植方式可以是露天种植,也可以是大棚种植。露天种植的情况下,种苗移栽优选在56月进行,如果种植过早,可能不易获得长成的水蓼植株;移栽过晚,可能会错过大麻的最佳生长季节。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移栽种苗后的第1530天灌溉水蓼水浆,使得秧苗在土中牢固扎根。如果灌溉过晚,会错过害虫的最佳杀虫期。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灌溉优选是水蓼水浆充分浸湿全部种植厢,优选浇灌两次。两次浇灌之间优选间隔开1020天。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种植大麻前1030天,用水蓼水浆灌溉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采用漫灌的方式灌溉土地,例如在漫灌25一天后排出余水,然后在接下来1030天后种植大麻。种植可以是播种,也可以移栽培育好的幼苗。这种方式的优势是移栽幼苗之前杀灭幼虫,还可以让水蓼生物质有足够的发酵时间,为土壤提供基肥。
为获得包含水蓼浆汁的灌溉用水,将成长23个月、株高3060cm的水蓼制成水浆,优选用青草打浆机将鲜料打成碎料,然后置于520倍重量的水中得到。该水浆可以立即使用,经打浆机粉碎的草料出浆容易,用水轻轻一攥,草浆即可挤出。该水浆也可以在2030℃放置1072小时后使用。没有打浆机的情况下,可以将水蓼切成515cm的小段,置于水中搅拌、搓揉或舂捣,使水蓼汁尽量进入水相。可以在田间现场打浆后立即浇灌。也可以在田角设置储水池,将水蓼在储水池中浸泡15天再浇灌大麻。浇灌时水蓼残渣也尽量均匀地撒布在地中,使得在其后的降雨、灌溉中养分持续渗入土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新鲜水蓼的用量可以每平米0.51.5kg之间,优选0.81.2kg。
在工业大麻的生长期,这种灌溉可以进行13次。在漫灌的实施方式中,在向田中放天然水时,将上述包含水蓼浆汁的水流排入田中。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杀虫法,本发明的方法保护土壤,对环境完全无害,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以下实施例是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实施。
实施例1
试验田面积0.5亩。在2月中旬,翻土,耙平,施基肥,基肥按磷肥:尿素(1∶1)的比例混合,每亩施2030kg。
3月1至10日之间,将每亩3kg的水蓼种子预先用1520℃的水浸泡5天,与适量稀土混合拌匀,均匀撒到地中,用薄土覆盖,然后充分灌溉,使得土壤全部浸湿,至厢沟中有510cm的积水即可。盖上薄膜,15日后移去薄膜。
6月1015日之间,水蓼长成高约5070cm之间的植株,用碎草还田机或者秸秆还田机收割植株,破碎还田。
深耕土地2030cm,将破碎的水蓼翻入地下,碎土、耙平、整厢,按照1.2m宽度开厢,厢沟宽2030cm,按照每厢一行,塘距1.2m打塘。每塘种13棵幼苗,不施基肥。幼苗是用中麻植雅一号种子育得。移栽后观察茎基部、嫩叶茎是否有被地老虎切断导致植株倒伏的情况,根系、地下茎是否有蛴螬造成的根部残缺,植株萎蔫,移栽后的天内该区域均没有幼苗遭受地下害虫的危害。
期间,注意除草灌溉,立秋左右追肥一次,没塘氮肥6克。至10月中旬收获整个植株的花穗。将新鲜的花叶50℃干燥6小时,得到干花叶65.5kg,亩产131kg。
对照例1
试验田面积0.5亩,与实施例1试验田处于同一地块,按照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种植工业大麻,区别在于没有在春季种植水蓼。同期收获整个植株的花穗。将新鲜的花叶50℃干燥6小时,得到干花叶59.5kg,亩产119kg。观察茎基部、嫩叶茎有被地老虎切断导致植株倒伏的情况,有蛴螬根部残缺的植株萎蔫。
实施例2
试验田面积0.5亩。9月1520日种植水蓼。过程为:将土地旋耕1015cm的深度,耙平,不用开厢,施基肥,按磷肥:尿素(1∶1)的比例混合,每亩施2030kg。将每亩3kg的种子预先用2025℃的水浸泡23天,与适量细土混合拌匀,均匀撒到地中,薄土覆盖种子后灌溉。盖上薄膜,苗高达到约3cm后揭膜,其后让其自然生长,至12月中旬,水蓼植株高为4060cm,将水蓼翻耕入土,过冬。
来年4月1015日,将土地翻耕,耙平,整厢,按照1m宽度开厢,厢宽2030cm,按照塘距1.2m、塘深1015cm打塘,每厢一行,每塘13棵幼苗。幼苗是用中麻植雅一号种子育得,移栽时苗高1215cm。移栽后浇水。移栽后观察茎基部、嫩叶茎是否有被地老虎切断导致植株倒伏的情况,根系、地下茎是否有蛴螬造成的根部残缺,植株萎蔫,移栽后的20天内未发现幼苗遭受地下害虫的侵害。
期间,注意除草灌溉,7月15日前后追肥一次,每塘氮肥6克。至9月中旬收获整个植株。将新鲜的花叶50℃干燥6小时,得到干花叶68.5kg,亩产137kg。
对照例2
试验田面积0.5亩,与实施例2试验田处于同一地块。按照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种植工业大麻,区别在于没有在前一年秋季种植水蓼。得到干花叶59.1kg,亩产118.2kg。观察茎基部、嫩叶茎有被地老虎切断导致植株倒伏的情况,有蛴螬根部残缺的植株萎蔫。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公开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文章摘自国家发明专利,工业大麻种植方法及农作物地下害虫防治方法,发明人:郑峰民,周兵,申请号:202510606677.8,申请日:2025.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