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纤维纺织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硫酸水溶液浸泡,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预处理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获得包芯纱;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获得增强包芯纱;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最终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本发明解决了亚麻纤维回弹性低?耐磨性差的问题,扩大了亚麻纤维的适用范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2.53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204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5565℃,浸润处理23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4555%,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35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酸酐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9011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102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060℃,然后滴加0.40.6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015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34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内容: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0.3份四溴双酚A和608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46份聚乙二醇中,在8090℃条件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加入0.20.4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204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2)将23份己内酰胺?11.5份己二酸和40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40.06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0.3Mpa下反应0.5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1.5h,得到增强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6000g/mol?
7.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亚麻纤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之一,由于它的天然?古朴?稀有?色彩自然和高贵,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纤维皇后”?亚麻纤维平直光洁,具有天然的纺锤形结构和独特的果胶质斜边孔,因此在许多方面性能表现优异?
但是,由于亚麻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较大,所以其断裂伸长率很小,弹性恢复能力差,导致织物容易起皱且折皱不容易恢复,限制了亚麻织物的适用范围,另外亚麻纤维具有不耐磨?不耐洗等缺点,极大地降低了亚麻织物的耐用度和经济附加值?
因此,如何采用亚麻纤维制备出弹性耐磨面料,提高亚麻纤维的经济附加值,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2.53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204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5565℃,进行浸润处理23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4555%,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35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为酸酐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9011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102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060℃,然后滴加0.40.6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015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34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3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0.3份四溴双酚A和608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46份聚乙二醇中,在8090℃条件下,搅拌反应11.5h,然后加入0.20.4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204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23份己内酰胺?11.5份己二酸和40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40.06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0.3Mpa下反应0.5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1.5h,得到增强液?
进一步地,所属步骤1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6000g/mol?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聚酰胺66纤维和亚麻纤维进行包芯混纺,获得了一种优异性能的复合面料,解决了亚麻纤维回弹性低?耐磨性差的问题,扩大了亚麻纤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亚麻织物的耐用度;
2.本发明采用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对亚麻纤维进行浸润处理,实现其对亚麻纤维的充分包覆和保护,一方面改善纤维的力学强度和耐磨性能,另一方面为亚麻纤维提供活性基团,为其发生化学键合作用提供条件;在增强液的制备中,聚氨酯预聚物的羟基封端使增强液具有极低的粘度和较好的流动性,实现其对聚酰胺纤维的充分浸润,能够改善增强液与聚酰胺纤维的相容性,使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与聚酰胺弹性体共同提高面料的回弹性;
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中有较多的酸酐基团,同时增强液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基团,改性羧甲基纤维素能够与增强液发生键合作用,在对亚麻纤维形成双重浸润的同时,还能够使混纺纤维之间通过较强的化学键紧密连接,通过改性羧甲基纤维素和增强液的共同作用,最终使面料在发生应变时能够避免应力松弛,表现出较高的回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原料除特殊说明以外均为普通市售?
实施例1
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3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3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60℃,进行浸润处理2.5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50%,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4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15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5℃,然后滴加0.5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0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3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其中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1:2?
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5份四溴双酚A和7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5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85℃条件下,搅拌反应1h,然后加入0.3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3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2.5份己内酰胺?1.25份己二酸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5℃,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5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5Mpa下反应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h,得到增强液?
实施例2
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2.5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4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55℃,进行浸润处理3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45%,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3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11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1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0℃,然后滴加0.4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0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4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其中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3?
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份四溴双酚A和8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4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80℃条件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0.4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4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3份己内酰胺?1.5份己二酸和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0℃,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6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Mpa下反应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5h,得到增强液?
实施例3
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2.5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4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65℃,进行浸润处理2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55%,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5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9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2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60℃,然后滴加0.6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5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4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其中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5?
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3份四溴双酚A和8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4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85℃条件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0.2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4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2.5份己内酰胺?1.5份己二酸和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70℃,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4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5Mpa下反应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h,得到增强液?
实施例4
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3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2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5℃,进行浸润处理2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50%,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4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2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0℃,然后滴加0.6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5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3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其中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3?
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5份四溴双酚A和8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6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90℃条件下,搅拌反应1h,然后加入0.2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4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2份己内酰胺?1.5份己二酸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5℃,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4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3Mpa下反应0.5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h,得到增强液?
实施例5
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亚麻纤维预处理:将亚麻纤维先用2.5wt%的硫酸水溶液浸泡40min,过滤,清水洗涤,然后分散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升温至60℃,进行浸润处理3h,过滤,干燥,得到预处理亚麻纤维;
S2?制备包芯纱:将聚酰胺66纤维和步骤S1的亚麻纤维进行混纺,其中以亚麻纤维为内芯纱,聚酰胺66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50%,干燥,获得包芯纱;
S3?制备增强包芯纱:将步骤S2的包芯纱置于增强液中,浸泡3h,获得增强包芯纱;
S4?制纱织布:对增强包芯纱进行加捻后获得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形成面料布,即获得弹性耐磨亚麻面料;
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10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0℃,然后滴加0.4份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混合液,控制在15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4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其中混合液中马来酸酐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1:2?
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3份四溴双酚A和8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4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85℃条件下,搅拌反应1.5h,然后加入0.4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4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2.5份己内酰胺?1份己二酸和4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70℃,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5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5Mpa下反应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5h,得到增强液?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制备中,不添加马来酸酐;
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按重量份计,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15min,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9,加热至55℃,然后滴加0.5份异丙醇,控制在10min内滴完,滴毕,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3h,再用盐酸调节pH值为56,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中,不添加羟基苯甲酸烷基酯;
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5份四溴双酚A和7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5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85℃条件下,搅拌反应1.5h,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2.5份己内酰胺?1.25份己二酸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5℃,搅拌均匀,然后加入0.05份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压0.25Mpa下反应1h,得到聚酰胺弹性体溶液;
3.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步骤2聚酰胺弹性体溶液中,混合均匀,搅拌1h,得到增强液?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制备中,不添加马来酸酐,同时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中,没有加入羟基苯甲酸烷基酯?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中,不添加聚酰胺弹性体;
具体地,所述步骤S3中增强液的制备包括以下内容:
1.按重量份计,称取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25份四溴双酚A和70份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5份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g/mol)中,在85℃条件下,搅拌反应1h,然后加入0.3份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搅拌30min,得到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
2.将步骤1羟基封端聚氨酯预聚物加入50份水中,混合均匀,搅拌1h,得到增强液?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2中包芯纱的制备中,以聚酰胺66纤维为内芯纱,亚麻纤维为外层纱,控制包覆率为50%;
效果证明
回弹性:将实施例和对比例获得的面料进行裁剪,制作固定尺寸且长度均为L0的试样,将试样在室温下放置24h,然后将试样一段固定,对试样另一端进行拉伸,拉伸至试样长度为1.2倍的L0,保持1min,然后松开,使试样自然回缩15s,测定此时试样长度L1?弹性恢复率(%)=(1.2×L0L1)/(0.2×L0)×100%,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耐磨性:耐磨性能参照标准GB/T 21196.32007《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3部分:质量损失的测定》测定试样的摩擦损失,其中摩擦损失为摩擦次数为2000次后的质量损失,摩擦损失越大,代表磨损越严重,面料的耐磨性能越差?
表1
结果分析
分析实施例15、对比例1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能和较高的耐磨性,具体分析如下:
对比例1和实施例1相比,在对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制备中,没有加入马来酸酐,所制得面料耐磨指数明显增大,耐磨性变差;
对比例与2和实施例1相比,在增强液的制备中,没有加入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所制得面料弹性回复率下降明显,面料回弹性降低;
对比例3和实施例1相比,在对改性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制备中没有加入马来酸酐,同时在增强液的制备中也没有加入羟基苯甲酸烷基酯,所制得面料耐磨性明显下降,回弹性有大幅度降低;
综合对比例13与实施例1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述体系中,加入马来酸酐能够改善面料的回弹性能,加入羟基苯甲酸烷基酯能够提高面料的耐磨性,另外通过马来酸酐和羟基苯甲酸烷基酯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增效,共同提高面料的回弹性;
对比例4和实施例1相比,增强液的制备中,没有加入聚酰胺弹性体,所制得面料回弹性明显下降,说明聚酰胺弹性体的加入,能够明显改善面料的回弹性能;
对比例5和实施例1相比,包芯纱的制备中,以聚酰胺66纤维为内芯纱,亚麻纤维为外层纱,所制得面料回弹性和耐磨性均有所下降,说明内芯纱和外层纱的不同材料设置,对面料回弹性和耐磨性有很大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文章摘自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弹性耐磨亚麻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人:徐寿坤,吴海峰,申请号:202510334944.0,申请日:2025.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