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忠刚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6   Tag:   点击:
[麻进展]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技术

  要:加强杂交苎麻制种高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杂交苎麻制种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以达州市为例,从苎麻亲本繁育、田间管理、科学花期调控、加强后期病虫害防治、强化制种地的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技术。

关键词:杂交苎麻;川苎16;制种技术

 

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ich]别名“中国草”,是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植物。苎麻在我国具有较长的栽培利用历史。达州市是四川省主要的苎麻生产基地,地处川东北盆周边缘,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苎麻生长和纤维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统计,2020年底达州市苎麻种植面积1.77万hm2,年产原麻5.28万t,约占全国的60%,占四川的97%,达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苎麻主产区和原麻交易中心。建设全国最优质的苎麻原料生产基地是达州苎麻产业占领全国领先优势、建设“世界苎麻之都”的关键。杂交苎麻‘川苎16’是今后一段时期达州苎麻生产的主推品种[1]

‘川苎16’为苎麻雄性不育系T13和恢复系B2的杂交F1代[2],是利用苎麻雄性不育系“两系”杂交制种技术的应用成果。生产上繁育优质良种是保障品种推广应用的前提,通过对杂交苎麻‘川苎16’制种高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优化苎麻雄性不育杂交种子生产环节[3-4],可以显著提高苎麻制种产量和品质,为生产提供用种保障。

1杂交苎麻‘川苎16’亲本繁育

1.1杂交苎麻亲本繁育的特异性

苎麻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是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只能通过无性繁殖方式扩繁种源,保持其种性。据研究,苎麻T13雄性不育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不育性状稳定。利用苎麻宿根性可保持制种亲本特征特性稳定。

1.2杂交苎麻亲本繁育方法

苎麻的根、茎、侧枝等均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而不同营养器官的繁殖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苎麻无性繁育方式主要有分蔸繁殖、细切种根、嫩枝(芽、梢)扦插、嫩梢水培和组织培养等。通过对取材便利、繁殖成活率、繁殖系数、病虫草传播、操作难易程度、繁育成本等综合比较分析,苎麻制种亲本繁育方法优劣排序为嫩枝(芽、梢)扦插>细切种根>分蔸繁殖>嫩梢水培>组织培养。生产中一般建议采用嫩枝(芽、梢)扦插繁殖。

2杂交苎麻‘川苎16’制种地建设

2.1制种地隔离条件

苎麻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雄花着生于植株中下部,雌花花序着生于植株顶端,雄花开放时,花粉向上弹出,借助风力等外力将花粉送达雌花柱头,经授粉后而结实。苎麻花粉十分细小(花粉直径为0.1~0.3mm)、花粉粒很轻,单个花粉粒质量为0.2~0.3mg。正常气候条件下,苎麻花粉可随风飘扬800m以上,因此,苎麻制种的安全隔离距离应不低于2km。最好选择有高大建筑物、山体等自然隔断的区域。

2.2选择适宜制种地

苎麻制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源方便、排灌条件好且3年内未种过苎麻的土地。苎麻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杂交苎麻制种宜选择在劳动力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种麻技术条件较好的区域。

2.3平整土地

丘陵山区的缓坡地整地时可沿水平方向耕翻,横坡开厢栽麻,在斜坡地要按等高线修建梯田,梯田长宽视坡度与地形而异,一般梯田长100~200m、宽3~10m,要求梯外做梗,梯内开沟,以减少雨水冲刷,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2.4建麻园

丘陵山区建麻园,必须在保水、保肥、防风害的前提下,根据地形起伏不平,地块大小不一的特点,搞好规划。道路、沟渠的设置,要便于运输、排灌和施肥。山凹地种麻,要注意开好围沟和厢沟,做到有涝能排,有旱能灌。

2.5制种麻园的栽培管理

通过设置不同父母本种植行比,苎麻高产制种地父母本种植行比为1∶7时(即1行父本7行母本),种子收获产量最高(附表)。制种地种植密度以2500株/亩为宜。为便于田间管理与种子收获,父母本之间的行距可适当增大,以80cm宽最佳。头麻、二麻田间管理与一般苎麻生产相同。

附表 不同父母本种植行比对苎麻种子产量的影响

 

3高产田间管理技术

3.1及时栽种提高种植质量

制种者应在提高种植地建设的基础上提早移栽亲本确保亲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营养生长。适时早栽。苎麻高产制种最佳移栽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初,此时气温适宜,雨水充足,移栽成活率高。苎麻亲本有4个月的时间蓄蔸进行营养生长。移栽前,新麻地应深耕坑土,捡净枯叶、石块等杂物,按4m开厢理沟;平整厢面时,一般亩施土杂肥35004000kg、腐熟人畜粪2000~2500kg或腐熟饼肥75~100kg,加过磷酸钙20~30kg尿素10kg、氯化钾30kg,混匀后开沟或开窝深施作底肥。栽后黑色地膜覆盖。盖膜栽培时,若气温较高,可先将麻苗露出膜外,若遇低温寒潮,可用竹板将膜拱起,成活后用刀片等助苗穿孔而出,用土将膜四周压实,以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③及时补苗。移栽成活后,及时检查麻园,发现缺苗,及早选用壮苗补齐。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施提苗肥,前期追肥不宜过多,栽后15~20d,亩施尿素5kg加清粪水提苗,随着气温升高,病虫害开始发生,要及早预防,重点防治苎麻夜蛾。④适时破秆。一般在6月中下旬可破秆,此时苎麻植株的主茎黑秆1/2以上,大部叶片脱落,麻蔸已长出催蔸芽。新栽麻破秆时,因气温较高,要做到“快剥麻,快刮麻,快砍麻杆,快除草松土,快追肥提苗,结合中耕揭去地膜”。

3.2去杂去劣,提高种子质量

制种者应对苎麻制种亲本技术采取去杂、去劣,清除病苗,促进亲本植株健壮生长。苗期是观察苎麻亲本田间性状的关键时期,制种者应根据父母本的叶形、叶色和整齐度等情况,及时清除不符合要求的植株,保留长势一致的幼苗。

3.3科学调控花期,提高授粉率

苎麻花粉细小,主要靠风力传播,苎麻花期往往会遇到阴雨天气,自然授粉容易受天气影响。因此制种者应根据花期天气状况进行干预和调控。9月初根据父母本田间长势预判开花期,为提高花粉传播效率,可在开花期天气晴朗时10:0015:00之间,利用无人机等设备沿父本吹风,提高授粉效率。

3.4加强后期病虫害的防控

杂交苎麻制种者应根据田间病虫为害情况,采取防控为主,防治为辅的病虫害防控模式。

3.4.1苎麻夜蛾

苎麻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苎麻生长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于4月下旬初发,5月上中旬盛发;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初发,7月中旬盛发;第3代8月中旬初发,8月下旬盛发。苎麻夜蛾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1)摘除卵块及群集幼虫。自4月下旬至8月下旬,勤查麻园,及时摘除卵块和群集幼虫的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

2)利用灯光诱杀。傍晚利用黑光灯在闷热无风的天气诱杀成虫,有利于减少卵块基数。

3)中耕松土,消灭虫蛹。6月上旬头麻收获后,1代幼虫入土化蛹时及时中耕可消灭虫蛹,也可在头麻收割时,留下几棵麻株,诱集幼虫,集中杀灭,及时中耕松土,可以消灭部分虫蛹。

4)药剂防治。3龄幼虫群集为害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3.4.2苎麻天牛

苎麻天牛一年发生1以幼虫在麻蔸内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雌虫喜欢在田边或粗壮高大的麻株上产卵,初孵幼虫先取食孵化处的韧皮部,然后侵入麻茎内,直至茎髓部,再至麻蔸。苎麻天牛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1)清除麻园四周的杂草,减少虫源。在每季麻收获后,将麻骨、麻叶,麻皮、麻壳全部返回麻地沤腐,结合追肥、抗旱,把氯唑磷混入后浇蔸,以杀灭天牛幼虫。

2)新麻选择健壮无虫种蔸。为了防止苎麻天牛随种蔸传播,将砍好的种蔸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昼夜,滤干再种。

3)利用灯光诱杀。傍晚利用黑光灯在闷热无风的天气诱杀成虫,有利于减少卵源基数。

3.4.3苎麻根腐线虫病

苎麻根腐线虫病是导致苎麻败蔸的一种主要病害全国各主产麻区均有发现。苎麻根腐线虫病是由根腐线虫的取食和为害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苎麻地下部分、特别是萝卜根受害。初期呈黑褐色不规则小斑,稍凹陷,后渐扩大为黑褐色大病斑,并深入木质部使之变成黑褐色海绵状朽腐,质地疏松似糠状,手捏成粉。而被害麻蔸表现在地上部分则是分株较少、麻株矮小、叶片发黄,干旱时整个植株凋萎死亡。苎麻根腐线虫病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1)药剂防治。穴施或沟施10%克线丹2.0kg/亩。

2)种蔸处理。栽麻时选无病种根并用20%石灰水浸1h,或用稀释100倍的硫酸铜液与2%福尔马林液浸10min后再栽中耕时避免伤根,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保持麻园排水畅通,多施腐熟的农家肥。如是病蔸,可用二溴氯丙烷100倍液浸蔸15min。

3.5加强制种地后期管理

苎麻在完成授粉后,种植者应该及时割除制种地种植的父本,这样做有3点好处。一是可以有效改善田间透光情况,增强光合作用,达到较好的制种效果;二是可以有效降低田间湿度,减轻苎麻白纹羽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的影响;三是可以避免父母本同收而造成的机械混杂,保证苎麻种子的纯度。

肥料使用以农家肥为主,三麻期间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种子产量。

4小结

杂交苎麻制种高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促进苎麻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苎麻新品种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区域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优质苎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同时注重杂交苎麻种子的市场监管,避免自留种以次充好,造成品种混杂。建议地方部门一是抓好良繁基地建设,形成规模;二是建好苎麻原种母本园和扩繁基地;三是规范种源供应渠道;四是加大技术宣传和培训,严格做到常规品种无性繁殖、杂交品种一代种子繁殖,严禁常规品种采用种子繁殖和麻农自留自繁(种子)。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等措施,保证原麻的质量,促进良种区域化、规范化种植,为麻纺企业提供稳定一致的优质原料。

 

参考文献

[1]崔忠刚,朱贤芳,于萍.四川苎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J].四川农业科技,2019(2):50-52.

[2]张中华李世银杨燕.优质高产杂交苎麻新组合川苎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529(4):48-49.

[3]舒忠旭,张中华,李世银.苎麻雄性不育杂交苎麻种子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J].中国麻业科学,201234(5):205-207.

[4]李世银,张中华,魏刚,等.浅谈雄性不育杂交苎麻品种的繁育与应用[J].南方农业,2013(10):48-49.

 

文章摘自:崔忠刚杨燕李萍李亚玲唐朝霞吴文梅张中华.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10):217-219.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