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浩洋等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6   Tag:   点击:
[麻进展]混纺比对亚麻_棉混纺面料外观保持性的影响

 要:通过改变亚麻/棉混纺面料的混纺比来测试面料的外观保持性(抗起毛起球性、抗皱性、悬垂性)。

关键词:棉麻混纺;耐磨性;拉伸性;撕破性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选用五种规格相同但混纺比不同的亚麻/棉混纺面料,颜色为原色,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组织结构,五种混纺比率分别为:100%亚麻、100%棉、70%30%亚麻、50%50%30%70%亚麻。

1.2实验内容

1.2.1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实验方法:依据GB/T4802.12008的要求裁剪试样,根据标准中的试验参数的要求,把仪器的次数设置在600次,压力负荷为780cN,之后启动仪器,等待到达摩擦次数后自动停止。接着调试好评级箱子,要用白色荧光管进行照明,保证灯光可以均匀地在试样上照明。光源应与放置面保持15°的角,评级者的目光应与试样平面垂直,距离在30cm50cm之间。将织物已测试的试样和对比试样放置在评级箱的平台上,评级者在评级箱的边缘处观察试样进行评级。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去除评级者的主观因素,应选择两位评级者对试样进行评级。最终面料的起毛起球等级依照标准的视觉描述评级和标准样照来进行定级。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圆轨迹起球仪、尼龙刷、泡沫塑料垫片、裁样用剪刀、评级箱、评级标准样照。五种不同混纺比的面料经过两位评级后的评级结果综合如下图所示:

 

 

1 不同混纺比亚麻/棉混纺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表1可以得出,100%棉的抗起毛起球性最好,100%亚麻的抗起毛起球性最差,随着棉含量的增加,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强。因此可以看出100%棉的稳定性优于100%亚麻面料和亚麻/棉混纺面料,不易起毛起球。究其原因是由于亚麻纤维的强力较大,相比于棉纤维也更加粗硬,因此导致纺纱性能较差,织物结构之间较为松散,因此抗起毛起球性较差[4]

1.2.2抗皱性测试

实验方法:依据GB/T38191997的要求裁剪试样,将试样固定在试样夹内,并对准折痕标记线,将试样沿着折痕线对折,之后盖上透明压板,启动仪器,自动放下10N的压力负荷。等待5分钟后卸除压力负荷,试样夹翻转90°,将透明压板拿开并打开试样的回复翼。测试面料的急弹回复角。在试样卸除压力负荷5分钟后,仪器自动测量面料的缓弹回复角。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垂直法折痕回复性测试仪、透明压板、压力负荷为10N。根据记录的测试结果,每块试样测后取平均值,最终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单位为度。

 

1 不同混纺比亚麻/棉混纺面料的抗皱性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折痕回复角是指面料两个对折面形成的角度,角度越大,说明面料的抗皱性能越好,可以很快地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反之则越差。根据数据显示,面料纬向的抗皱性要好于经向的抗皱性,从各面料的抗皱性来看,70%30%亚麻的抗皱性最佳,30%70%亚麻的抗皱性最差,而100%亚麻与50%50%亚麻的抗皱性大致相同。主要原因是由于棉的弹性较好,亚麻的弹性较差,而纯棉面料过于柔软,加入了一定量的亚麻后加强了面料的抗皱性能。

1.2.3悬垂性测试

实验方法:根据GB/T233292009的要求裁剪试样,将一个试样夹在夹持盘上,打开计算机、数码相机和照明光源,使夹持盘处于图像的正中间。按下“旋转”按钮,并开始30秒计时,计时结束后用相机拍下试样的动态影像。按下“停止”按钮,待试样静止后,再用相机拍下试样的静态影像。之后再把试样的a面朝下,进行同样的操作。用到的实验仪器有:悬垂性试验仪、圆形模版、数码相机、白色片材。每个样品测试三个试样。用计算机读出试样的各个参数如图2

 

2 不同混纺比亚麻/棉混纺面料的悬垂性测试

实验结果分析:由图2的数据可知,面料动态的悬垂系数都大于静态的悬垂系数,100%棉面料的悬垂系数最小,100%麻的悬垂系数最大,根据悬垂系数越大,面料越硬挺的规律来看,含棉量越高的面料,就越柔软,风格也更偏柔和。亚麻含量越高的面料,就显得越硬挺,风格也比较粗犷。

 

2结论

(1)100%棉的抗起毛起球性最好,100%麻的抗起毛起球性最差,随着棉含量的增加,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强。因此可以得出100%棉的稳定性优于100%亚麻面料和亚麻/棉混纺面料,不易起毛起球。(2)70%30%亚麻的抗皱性最佳,30%70%亚麻的抗皱性最差,而100%亚麻与50%50%亚麻的抗皱性大致相同。(3)100%棉面料的悬垂系数最小,100%麻的悬垂系数最大,因此亚麻含量越高的面料,就显得越硬挺,风格也越粗犷。

 

参考文献

[1]何伟坚,吴霭弟.亚麻纤维的特性及其应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48(04):36-38.

 

文章摘自:严浩洋,杨亚.混纺比对亚麻/棉混纺面料外观保持性的影响[J].辽宁丝绸,2022(04):21+74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