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20   Tag:   点击:
揭雨成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职称:研究员

行政职务:副主任(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所长(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学术团体任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第五界理事会理事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委中国农学会会员

办公邮箱:ibfcjyc@vip.sina.com

办公电话:0731-84673926

手机:13874940038

通信地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410128

希望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和朋友与我联系,报考硕士生和博士生,共同科技创新乐园!

主要研究方向

作物种质资源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分子生物学、作物抗逆生物学

(1)作物与草类植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

(2)作物与草类植物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功能基因组学

(3)作物与草类植物的生殖生物学与生物、非生物逆境抗性生物学

(4)作物与草类植物高性能纤维、饲料、环保、医药、能源用应用基础与产品研发

(5)作物抗逆性改良与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农业灾害保险学与经济学

主要研究课题

目前在研的主要课题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平台项目、国家转基因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农业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湖南省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

 


招收硕士生学科

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畜牧学->草业科学(090503

招收博士生学科

畜牧学->草业科学(090503

个人简历

揭雨成,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所长。中共党员,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为人师表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主要从事麻类作物种质资源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分子育种专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资源科技平台项目,农作物保种项目等20余项。参加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1项(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主要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镉铅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与改良利用技术,主要完成人),获其他省部级成果奖6项;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10余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5年内,在〈〈NATURALFIBERS〉〉和国际学术会议及《PROGRESSINNATURALSCIENCE》等国家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主编《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合编《国家圃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录》,参编6本。在《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的转移与重建》、《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的完善与配套工程》、《农业部沅江麻类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重大项目的申报、实施等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麻类核心种质构建、重要基因资源发掘与有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创制、鉴定、评价和筛选出一批优质、抗病、耐逆、耐重金属、生殖性状特异的苎麻种特优或特异性状的基因资源与近等基因系及一批育种急需利用的优良新种质;发掘了3000公支以上的一批苎麻特优种质,获得一批国家优异种质,并获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后补助。构建了主要麻类作物分子标记技术,采用RAPD富集法与探针杂交富集法首次分离了72个麻类作物微卫星序列,建立了以探针杂交富集法分离苎麻、红麻、亚麻微卫星的方法。利用NetPrimerPrimer3等软件设计了72对微卫星引物,并获得了苎麻、红麻、亚麻SSR最佳反应体系,形成了苎麻、红麻微卫星DNA标记2项专利。即:苎麻微卫星DNA标记,申请号:200510032422.8;红麻微卫星DNA标记,申请号:200510031930.4。首次构建了2个高质量的苎麻茎皮cDNA文库、获得了275条有效序列、12类苎麻茎皮功能基因序列、8个苎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序列。为苎麻功能基因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苎麻茎皮各类功能基因的克隆,遗传转化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从植物学性状,生长动态,花芽分化,内源乙烯,苎麻乙烯合成关键酶(ACC合酶)的克隆及时空表达特性等明确了:(1)苎麻不同性别材料的形态学差异和性别决定期,即苎麻第一花芽(最先分化的花芽)的性别决定整株的性别。花芽大小为0.20±0.067厘米,总节位为28-30节是两性苎麻的性别决定期;花芽大小为0.25±0.037厘米,总节位为24-29节是雌性苎麻的性别决定期;(2)乙烯是参与苎麻性别决定的性激素。乙烯在雌花中的含量高于在混合花和雄花中的含量,性别决定前期的苎麻茎尖乙烯含量小于性别决定后期,高水平乙烯释放速率诱导雌性苎麻的产生。乙烯抑制剂AVGAgNO3可以使苎麻雄性化。(3)克隆了苎麻乙烯合成关键酶(ACC合酶)基因。(4)苎麻ACS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与苎麻性别表达的关系,ACS基因在雌株苎麻中的表达量也高于雌雄同株苎麻中的表达量。在苎麻杂种优势利用及苎麻性别控制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为多年生以无性繁殖为主的雌雄同株异花的异花授粉作物的性别研究提供了参考。建立了SSH技术与RT-PCR技术结合克隆苎麻特异基因的技术基础。提出了苎麻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体系及早期鉴定技术,明确了苎麻、红麻等抗旱性的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的某些机理。提出了镉、铅污染对苎麻、红麻、亚麻生长的影响与改良利用技术。具体从事工作主要领域如下:

1、麻类作物种质资源学:制定和实施我国麻类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规划和计划,主持和参加国家麻类作物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及优异基因发掘、利用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重点研究多年生麻类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及其相关生物技术。

2、麻类作物分子生物学:麻类分子遗传进化、麻类基因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研究,构建麻类韧皮部cDNA文库和EST测序,麻类基因组学的基础研究,麻类纤维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麻类作物性别决定及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麻类种质资源优异基因的标记、定位、克隆及功能和定向遗传改良种质创新研究,研究苎麻转基因技术体系,麻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

3、麻类作物抗逆机理及分子遗传改良研究:麻类作物种质资源的抗旱、耐盐等抗逆性状的综合鉴定和评价,研究主要麻类作物抗旱、耐盐的形态、生理、生化及部分分子机理,麻类作物抗逆性状的遗传改良研究。

4、多年生麻类作物对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研究,多年生麻类作物种质资源的抗重金属污染的综合鉴定和评价,从环境生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和土壤污染生态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揭示多年生麻类作物抗污能力生理生态机理及其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

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研究生9名,其中博士生3名。合作培博士后1名。

 

论文著作

200912[科研通讯作者]苎麻抗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作物研究》()

200912[科研通讯作者]湖南冷水江锑矿区苎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12[科研通讯作者]苎麻茎皮EST数据库构建及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DF)β-微管蛋白基因时空表达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12[科研通讯作者]苎麻叶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科研第六作者]Constitutionaltolerancetoheavymetalsofafibercrop,ramie(Boehmerianivea),anditspotentialusageEnvironmentalPollution()

200911[科研通讯作者]苎麻红麻抗旱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农业自然灾害减灾专业委员会》()

200910[科研通讯作者]禾本科97份牧草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观察及营养成分分析《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910[科研通讯作者]南方丘陵山区坡地种植苎麻水土保持效益与饲料开发研究《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909[科研通讯作者]苎麻饲用基因资源筛选《草业科学》2009269):30-33()

200909[科研通讯作者]南方山区坡地种植苎麻水土保持效益与饲料开发研究《第二届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

200909[科研通讯作者]湖南冷水江锑矿区苎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性《第二届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

200909[科研第一作者]OpportunitiesandStrategiesofChineseRamieIndustryDevelopmentINTERNATIONALNATURALFIBRESCONGRESS,Salvador/Bah()

200907[科研通讯作者]苎麻纤维品质的遗传改良《苎麻纺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研讨会》()

200904[科研通讯作者]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exdifferentiationandethyleneinramieagriculturealsciencesinchina2009,8(4):418-423()

200904[科研通讯作者]我国苎麻育种方法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2009中国天然纤维论坛》()

200904[科研第一作者]南方丘陵山区坡地种植苎麻水土保持效益与饲料开发《中国草学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

200904[科研通讯作者]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2009中国天然纤维论坛》()

200903[科研通讯作者]高细度苎麻种质资源筛选研究《作物研究》2009232):117-119()

200808[科研通讯作者]苎麻不同性别材料开花特性和花芽分化的研究《中国麻业科学》2008304):225-228221(CN43-1467/SISSN1673-7636)

200808[科研第一作者]中国苎麻发展的产业与对策《世界农业》200887-9(CN11-1097/SISSN1002-4433)

200807[科研第二作者]新中国苎麻品种演变及其趋势《世界农业》2008717-18(CN11-1097/SISSN1002-4433)

200805[科研通讯作者]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性别与乙烯的关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8415):1423-1428(CN11-1328/SISSN0578-1752)

200804[科研通讯作者]苎麻茎皮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热带作物学报》2008,29(2):198-201(CN46-1019/SISSN1000-2561)

200801[科研通讯作者]苎麻优异种质的鉴定与评价《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33-3546(CN42-1255/SISSN0439-8114)

200712[科研通讯作者]213份苎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鉴定评价《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473-476(CN11-4996/SISSN1672-1810)

200711[科研第一作者]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湖南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论坛》()

200711[科研第一作者]红麻耐盐体细胞变异体的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200708[科研通讯作者]亚麻对镉污染农田适应性的初步研究《中国麻业科学》2007,29(3):136-144(CN43-1467/SISSN1673-7636)1673-7636(2007)01-0136-04

200708[科研第一作者]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生态适应性《湖南省生态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200707[科研第一作者]麻类作物多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全国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恢复建设交流研讨会》()

200706[科研第一作者]苎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与利用《(第三届)两岸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200706[科研第一作者]亚麻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生态适应性《全国土壤污染检测与控制修复、盐渍化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

200704[科研通讯作者]两种乙烯抑制剂对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性别及植物学性状的影响《中国麻业科学》2007,29(2):71-73(CN43-1467/SISSN1673-7636)1673-7636(2007)02-0071-03

200704[科研第一作者]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生态适应性《全国铅污染检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

200702[科研通讯作者]苎麻不同组织总RNA的有效分离《生命科学研究》2007,11(1):21-24(CN431266/QISSN1007-7847)1007-7847(2007)01-0021-04

200702[科研通讯作者]苎麻茎皮cDNA文库的构建《中国麻业科学》2007,29(1):16-19(CN43-1467/SISSN1673-7636)1673-7636(2007)01-0016-04

200701[科研通讯作者]苎麻基因组微卫星的分离与鉴定《作物学报》2007,33(1):158-162(CN11-1809/SISSN0496-3490)

200612[科研通讯作者]镉胁迫下苎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耐镉性的关系《中国麻业科学》2006,28(6):306-305(CN43-1467/SISSN1673-7636)1673-7636(2006)06-0301-05

200603[科研第二作者]红麻微卫星DNA的分离《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9(1):78-82(CN43-1065/NISSN1000-2537)1000-2537(2006)01-0078-05

200510[科研通讯作者]苎麻品种对镉污染土壤适应性的研究《中国麻业科学》2005,27(5):249-253(CN43-1360/SISSN1671-3532)1671-3532(2005)05-0249-05

200502[科研第一作者]Developmentofsimplesequencerepeats(SSR)markersoframieandcomparisonofSSRandinter-SSRmarkersystemsPROGRESSINNATURALSCIENCE2005,15(2):137-142(CN11-3853/NISSN1002-0071)

200502[科研通讯作者]中国苎麻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进展《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1):114-118(CN11-4996/SISSN1672-1810)

200405[科研第三作者]试论苎麻纤维素聚合度测定中铜乙二胺配制与标定《中国纤检》2004,(5):18,32(CN11-4772/TISSN1671-4466)

200404[科研第三作者]影响苎麻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农艺因素分析《中国纤检》2004,(2):31-32(CN11-4772/TISSN1671-4466)

200404[科研第二作者]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中国麻业科学》2004,26(2):56-59,69(CN43-1360/SISSN1671-3532)1671-3532(2004)02-0056-04

200403[科研第一作者]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苎麻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作物学报》2004,30(3):289-292(CN11-1809/SISSN0496-3490)

200401[科研第一作者]我国苎麻种质资源的现状与研究进展《中国麻作》2004,22(3):13-15(CN43-1360/SISSN1671-3532)1000-6338(2000)03-13-03

200312[科研通讯作者]镉污染环境中镉在苎麻植株各部分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国麻业》2003,25(6):279-282(CN43-1360/SISSN1671-3532)1671-3532(2003)06-0279-04

200312[科研第二作者]苎麻种质资源纤维理化性能鉴定评价《中国纤检》2003,(12):25-26(CN11-4772/TISSN1671-4466)

200212[科研第二作者]植物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土壤通报》2002,33(6):467-470(CN21-1172/SISSN0564-3945)0564-3945(2002):06-0467-04

200212[科研第一作者]苎麻品种圆叶青不同生育期抗性差异研究《中国麻业》2002,24(6):24-26(CN43-1360/SISSN1671-3532)1671-3532(2002)06-07-03

200203[科研第一作者]苎麻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作物学报》2002,28(2):254-259(CN11-1809/SISSN0496-3490)

200202[科研第一作者]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萎蔫程度、相对含水量与ABA变化的品种间差异《中国麻业》2002,24(1):16-18(CN43-1360/SISSN1671-3532)1671-3532(2002)01-03-03

200109[科研第一作者]relationshipbetweenphysiological-biochemicalchangesunderdroughtstressandDroughtresistanceinramie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s2001,(1):83-88(CN11-4720/SISSN1671-2927)

200109[科研第一作者]GeneticRelationAnalysisofRamieGenotypeswith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01,(2):1-7()

200106[科研第一作者]罗布麻生态特征与产业化研究进展《中国麻作》2001,23(3):34-37(CN43-1360/SISSN1671-3532)1671-3532(2001)03-09-04

200105[科研第二作者]水磁中铜、铅、锌、镉等八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现代科学仪器》2001,(5):29-31(CN11-2837/THISSN1003-8892)

200104[科研第一作者]中国西部地区苎麻、亚麻产业化发展的前景与对策《中国麻业》2001,23(2):38-43(CN43-1360/SISSN1671-3532)1000-6338(2001)02-12-06

200012[科研第一作者]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及其早期鉴定研究《作物学报》2000年第6(CN11-1809ISSN0496-3490)

200012[科研第一作者]干旱胁迫下苎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00,33(6):33-39(CN11-1328/SISSN0578-1752)0578-1752(2000)06-0038-07

200011[科研第一作者]苎麻基因型抗旱性差异及其早期鉴定研究《作物学报》2000,26(6):492-496(CN11-1809/SISSN0496-3490)

200008[科研第一作者]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的农艺性状及形态解剖特征《中国麻作》2000,22(4):14-22(CN43-1134/SISSN1000-6338)1000-6338(2000)04-05-09

200006[科研第一作者]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麻作》2000,22(3):13-15(CN43-1134/SISSN1000-6338)100-6338(2000)03-13-03

200006[科研第一作者]新载苎麻当年高产的栽培技术《中国土特产》2000,(4):11-12(CN11-2324/TJISSN1000-8985)

200004[科研第一作者]红麻水分胁迫及水、肥效应研究《中国麻作》2000,22(2):23-26,45(CN43-1134/SISSN1000-6338)1000-6338(2000)02-23-05

199909[科研第一作者]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3):68-73(CN61-1088/SISSN1000-7601)1000-7601(1999)03-0067-07

199906[科研第一作者]苎麻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研究《中国麻作》1999,21(3):21-25(CN43-1134/SISSN1000-6338)1000-6338(1999)03-21-05

199904[科研第二作者]不同基因型苎麻叶片脯氨酸积累差异研究《中国麻作》1999,21(2):27-29(CN43-1134/SISSN1000-6338)

199902[科研第一作者]苎麻不同基因型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中国麻作》1999,21(1):1-6(CN43-1134/SISSN1000-6338)

199802[科研第一作者]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生化机理研究《中国麻作》1998,20(1):1-6(CN43-1134/SISSN1000-6338)

199708[科研第一作者]苎麻抗旱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麻作》1997,19(4):45-47(CN43-1134/SISSN1000-6338)

199603[科研第二作者]红壤旱地施用钙镁锌硼对红麻纤维和种籽产量的效应《土壤肥料》1996,(3):44-45(CN11-2301ISSN1002-0616)

199511[科研第二作者]水分胁迫对红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作物学报》1995,21(6):746-751(CN11-1809/SISSN0496-3490)

199502[科研第二作者]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秧苗根系比较研究《杂交水稻》1995,(2):20-22(CN43-1137/SISSN1005-3956)

199405[科研第一作者]生态环境影响苎麻产量和品质的机理《苎麻纺织科技》1994,17(5):60-64(CN43-1194ISSN1005-8362)

199404[科研第二作者]红壤旱地红麻纤维和种子高产高效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中国麻作》1994,16(2):14-18(CN43-1134/SISSN1000-6338)

199404[科研第三作者]苎麻养分吸收动态及施肥效果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4,27(2):62-71(CN11-1328/SISSN0578-1752)

199306[科研第一作者]山区苎麻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中国麻作》1993,(3):18-24(CN43-1134ISSN1000-6338)

199304[科研第二作者]苎麻种子大小对发芽和幼苗生活力的影响《中国麻作》1993(4)(ISSN1000-6338)

199206[科研第二作者]苎麻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研究《中国麻作》1992年第3(CN43-1134ISSN1000-6338)

199204[科研第二作者]有机,无机氮肥配施与不施磷肥对圆果种黄麻纤维产量的影响《中国麻作》1992(2)(CN43-1134ISSN1000-6338)

199203[科研第一作者]配施钾肥对苎麻产量的品质影响的研究《耕作与栽培》1992(2)(CN52-1065ISSN1008-2239)

199201[科研第一作者]武陵山区苎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作物杂志》1992(1)(CN11-1808ISSN1001-7283)

199108[科研第一作者]武陵山区新栽苎麻当年高产的关键技术《农业科技通讯》1991(8)(CN11-2395ISSN1000-6400)

199106[科研第一作者]武陵山区苎麻生育期与纤维发育初探《贵州农业科学》1991(6)(CN52-1054ISSN1001-3601)

199104[科研第一作者]武陵山区宁麻优质高产收获标准研究《贵州农业科学》1991(4)(CN52-1054ISSN1001-3601)

199011[科研第一作者]限水条件下苎麻的增产途径《农业科技通讯》1990(11)(CN11-2395ISSN1000-6400)

 

课题项目

200909-2011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雌性系单性生殖的细胞学和分子机理研究教育厅(5/5)基础研究20092009

200901-200912[主持国家级(科研)]牧草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国家科技部(20/20)基础研究20092009

200901-200912[主持国家级(科研)]野生麻类资源调查与GPS定位农业部(6/6)基础研究20092009

200901-201012[参与校级(科研)]苎麻纤维发育相关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校重点实验室(/5)基础研究20092009

200901-201012[副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高支优质品种选育开发平台建设科技部(70/160)实验发展20092009

200901-200912[主持省部级(科研)]湖南省行业标准苎麻标准制定农业厅(4/4)科技服务20092009

200901-201012[副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雌性系育性形成机理与利用研究科技厅(2/2)基础研究20092009

200801-200812[主持省部级(科研)]超细度多产高抗苎麻新品种选育省科技厅2008NK3092(2/2)应用研究20082008

200801-200912[主持校级(科研)]苎麻优异基因鉴定、克隆与表达分析湖南农业大学07YJ03(5/5)基础研究20082008

200801-200812[主持国家级(科研)]湖南省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建设科技部(10/10)应用研究20082008

200801-200812[主持国家级(科研)]牧草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科技部2007DKA21007-30(20/20)应用研究20082008

200801-200812[主持国家级(科研)]野生麻类资源调查农业部(6/6)应用研究20082008

200801-201012[主持国家级(科研)]城郊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科技部(20/20)应用研究20082008

200701-2007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重要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利用农业部070401-2-野豆07-06(6/)基础研究20072007

200701-2010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抗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与机制研究科技部(/)基础研究"863"项目20072007

200701-200912[副主持国家级(科研)]株洲新马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示范株洲新马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与示范(5/)应用研究20072007

200612-2007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科技部2005DKA21002-10(32/)基础研究20062006

200607-200712[主持省部级(科研)]国家种质苎麻圃种质资源繁殖更新与利用农业部NB05-070401-37(10/)应用研究20062006

200601-200707[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农业部070401-2野豆06-06(6/)应用研究20062006

200512-2006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科技部2005DKA21002-10(20/)基础研究20052005

200507-200612[主持省部级(科研)]国家苎麻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更新复壮及种质分发利用和数据库建立农业部NB05-070401-35(14/)科技服务20052005

200507-200612[主持省部级(科研)]麻类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鉴定评价农业部NB05-070401-26-10(13/)基础研究20052005

200501-200712[主持国家级(科研)]多年生麻类野生纤维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科技部2004DIB3J091(10/)基础研究20052005

200501-200612[副主持省部级(科研)]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定位苎麻高细度性状基因湖南省科技厅(2/)基础研究20052005

200412-2005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科技部2004DKA30390-10(20/)基础研究20042004

200412-200612[参与国家级(科研)]苎麻近缘种无融合生殖与有性生殖基因差别显示研究科技部(/70)基础研究20042004

200411-200510[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农业部NY/T1321-2007(3/)基础研究20042004

200410-200512[主持省部级(科研)]多年生麻类种质资源(苎麻)繁殖更新和鉴定数据库建立农业部NB04-23-4-6(10/)基础研究20042004

200410-200512[主持省部级(科研)]麻类野生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整理研究农业部NB04-23-5-7(13/)基础研究20042004

200403-200510[主持国家级(科研)]麻类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其选择技术科技部2004AA241210(6/)基础研究"863"项目20042004

200401-2006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基因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科技部2004BA525B05-2(4/)应用研究20042004

200401-2004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共享试点建设科技部2003DKA3N013-10(15/)基础研究20042004

200401-200412[主持省部级(科研)]国家种质圃种质更新和鉴定数据库建设农业部NB03-14(14/)科技服务20042004

200301-200512[主持国家级(科研)]苎麻特优基因资源及其利用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员会30270849(21/)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3

200301-2003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保存科技部2003-15(17/)基础研究20032003

200208-200308[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业部NB02-2-7(14/)基础研究20022002

200206-200612[副主持省部级(科研)]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的完善与配套工程项目农业部2002-86(/350)实验发展20022002

200201-2002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保存科技部2002-8(20/)基础研究20022002

200201-200512[主持省部级(科研)]麻类作物对矿毒农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湖南省科技厅Oosy2002.6(1.5/)应用研究20022002

200112-200412[主持国家级(科研)]主要麻类作物分子标记及辅助育种技术科技部2001AA241211(6/)基础研究"863"项目20012001

200112-2003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基因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科技部2001BA511B05-2(4/)应用研究20012001

200112-200612[主持省部级(科研)]导入Bt抗虫基因提出苎麻的抗虫性研究湖南省科技厅OOJZY2120(4/)基础研究20012001

200102-200211[参与省部级(科研)]国际种质沅江苎麻圃转移与重建科技部(/120)实验发展20012001

200101-2001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保存科技部2001-03(7.5/)基础研究20012001

200101-200612[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特优性状基因的聚合与种质创新研究湖南省科技厅01JZY2100(6/)基础研究20012001

200006-200206[主持省部级(科研)]苎麻无性繁殖种苗繁育技术规程农业部02023(10/)基础研究20002000

200001-200412[主持省部级(科研)]中国苎麻特优基因资源及其利用的基础研究湖南省科技厅(2/)基础研究20002000

 

获奖情况

200909[(获奖)第三作者国家级(科研)]细旦苎麻面料的研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200909[(获奖)第九作者省部级(科研)]多年生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厅

200707[(获奖)第九作者地市级(科研)]亚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证字2006-20-12

200611[(获奖)第九作者省部级(科研)]高产优质苎麻圆叶青及配套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应用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512[(专利)第一作者省部级(科研)]苎麻微卫星DNA标记专利200510032422.8

200512[(专利)第二作者省部级(科研)]红麻微卫星DNA标记专利200510031930.4

200406[(获奖)第二作者国家级(科研)]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212[(获奖)第二作者地市级(科研)]三峡库区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112[(获奖)第二作者省部级(科研)]镉铅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与改良利用技术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110[(成果)第二作者地市级(科研)]三峡库区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重庆市科技成果20010112

199712[(获奖)第三作者院级(科研)]苎麻高产优质施肥技术与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12[(获奖)第三作者省部级(科研)]红壤丘陵立体农作制度及配套技术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12[(获奖)第二作者院级(科研)]武陵山区苎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主要研究课题: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