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生长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茎(俗称竹鞭)上的笋芽发育长成竹笋,再长成新竹。新竹在1~4个月内即可完成高度、直径生长,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会发笋长竹。竹类繁殖不同于树木。其物种传播和繁殖更新主要是通过地下茎的分生来实现。因此,竹子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于一般树木。
一、竹林地的选择
根据竹子的生态学特性要求,在竹子分布区域,一般应选择海拔
二、竹林整地
整地是竹子造林的重要环节,整地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成林快慢。竹子生长要求土层深度50~100cm(中小径竹
生产中多采用穴状整地。挖穴前,先确定造林密度及株行距,笋材两用毛竹林其株行距为3×
(1)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视具体地形,人力、财力而选择。一般在平缓地段(坡度20°以下)造林应力争全面整地。
(2)造林密度:竹子造林密度一般为20-35株/亩。株行距可选择
(3)栽植穴规格:长
三、竹子移栽季节
整地宜在夏季六、七月份进行。栽杆则宜于冬季和早春(即十二月至二月),且宜早不宜迟。
(一)散生竹: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开始发笋,多数竹种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长,并抽枝长叶,8~9月大量长鞭,进入11月后,随着气温的降低,生理活动逐渐缓慢,至翌年2月,伴随气温回升,逐渐恢复生理活动。根据这一生长节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时节应该是在10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阳春”最好。冬季11~12月种竹,尽管雨量少,天气干燥,但此时竹子的生理活动趋弱,蒸腾作用不强,栽竹成活率也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梅雨季节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离移栽,且根盘带土多方能保证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区由于冬季严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笋期不宜栽竹。“种竹无时,雨后便移”。只要保证母竹质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热的三伏天和严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时间均可栽种。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则南北地区均可四季种竹,保证成活。
(二)丛生竹:一般3~5月竹秆发芽,6~8月发笋,且丛生竹不耐严寒。所以丛生竹种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发、竹液开始流动前进行最好。同样,如果管理条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种竹。
(三)混生竹:混生竹生长发育节律介于散生竹与丛生竹之间,5~7月发笋长竹,所以栽竹季节以秋冬季10~12月和春季2~3为宜。
四、竹子移栽方式
竹子主要有两种造林方式。
(一)母竹移栽。就是在竹林中选择分枝低,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直径3
母竹运到种植地后,应立即种植。竹子宜浅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盘表面比种植穴面低3~5cm即可。首先,将表土或有机肥与表土拌匀后回填种植穴内,一般厚
栽植时,解除母竹上的包扎物,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四周踏实,浇足“定蔸水”后,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土部分高3
(二)实生苗移栽。挖取2--3年生的实生苗,每3--5株一丛,带有竹鞭,多带土,剪去顶梢及枝叶三分之一左右,进行栽植。
1、种子育苗(以毛竹为例)
(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
(2)整地作床:冬季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
(3)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
毛竹种子无休眠期。种子采收后就能播种。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地方,最好在秋季种子采收后播种,因此时种子发芽率高,毛竹种子采收后发芽率为50%。放置第二年春季后,发芽率降至20%左右,一年后无发芽能力。
(4)苗圃管理:(A)洒水。播种结束盖草后,立即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土壤缺水时,应及时洒水补墒,这是保证种子出苗的重要环节。(B)搭荫棚,当有50%以上竹苗出土后,应及时搭起荫棚,揭去盖草。荫棚的透光度初期为40%,随着竹苗分蘖次数的增加,透光度可扩大为60%。秋后拆除荫棚。(C)除草、培土,竹苗出土后,对苗床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除,对因洒水冲刷裸露的种子要及时进行培土,除草后要及时洒水,以利于竹苗与土壤密接。(D)追肥和防治病虫。竹苗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出苗达80%以上时,应每隔1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可防治多种病害。苗木生长初期每隔10天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2、埋鞭育苗
在成林的毛竹林里,挖掘2-4年生健壮的竹鞭,截成40
五、成年竹子抚育管护
(一)松土除草:每年两次,第一次在5-6月间。第二次在7-8月间杂草种子尚未成熟前进行。
(二)施肥:为促使竹子更新生长,提早成林,竹林应及时追施肥料。以农家肥和化肥并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饼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有利于孕笋越冬。在春夏季节施入人粪尿、化肥,可及时满足竹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间伐:新竹萌发快,数量多,但大小不匀,应及时间伐,间伐时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老留幼,去密留稀。
(四)加强保护:首先要严禁在新竹林中放牧,以免踩坏竹笋和破坏幼竹。其次要及时防病虫害和兽禽为害。
附:如何正确选购毛竹(竹子)种子
毛竹(竹子)种子的选购对于每个需要毛竹种子育苗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毛竹(竹子)种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育苗效果、育苗投入和收入。笔者以多年对开花毛竹诱种、种子筛选、种子处理、种子育苗、管理、移栽直到上山造林的技术研究和大量实际应用经验为基础,在此对毛竹(竹子)种子的选购进行一定的总结,希望对各位从业人员或朋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困难的,所以最好请专业分类学人士参与。也可以根据当地俗名联系学名来确定。比如在很多省份都叫毛竹为楠竹(竹子)、毛金竹等。这方法可以基本确定是否毛竹;再加上种竹所在区域和实际形态的考证,就可以确定了。
二、种子鉴别
1、确定是否当年种子
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因为竹子种子不需要有储存过程达到春化作用的效果,相反竹子种子采收后越快播种效果却越好。竹子种子随时间的推移竹子种子的发芽率逐步降低,一般隔年后的种子发芽率基本上为3%以下,所以千万注意避免购买到陈年种子,而市场上陈年种子较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具体从肉眼区别很难区分,最多只能显微观察种子表面是否有虫卵造成的细微小孔。但由于很多人在储存种子的时候采取了较好防虫的办法,很多种子都不会有虫子。所以只能采取实际发芽率测试的办法(一般需要至少20--35天,在这里就不详述了)。或者购买的时候选择诚信度较高的专业人士购买。
2、种子洁净度
在这方面主要靠肉眼鉴别,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不赘述了,一般要求杂质的含量和杀虫粉剂所占比例不大于重量比的5%(曾经有少量不法商贩参杂沙子增加毛竹种子重量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3、种子均匀度
肉眼直接观察不能看出明显的大小差异,否则就有掺假的可能(毕竟有部分不道德商人曾经用其他种子掺杂其中以增加重量,降低成本)。
4、种子含水率
种子采收后不能用太阳晒,只能风干。若含水量太高则容易发霉坏烂,或者是用陈年种子水泡后才阴干的。
5、千粒重测定
一般种子的品种确定了,也确定是当年种子的话,那么就要考虑千粒重了。一般毛竹种子千粒重为18
6、发芽率测定
发芽率的测定可以有实验室方法或者实际地块中选择(略),以本人实际生产经验,实验室数据要比实际生产中高许多。
7、育苗技术资料
很多人都提供技术资料,但技术资料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很多人根本不根据气候差异、立地条件的变化来对各技术环节进行调整,而是很教条地所有地方都用同样的育苗方法,那样难免会造成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