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中国麻纺织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9-13   Tag:   点击:
大桥新区技术改造增效益,金达亚麻“机器换人”添助力

 

海盐县艾迪西暖通科技公司和浙江金达亚麻公司的两个项目被列入2014年浙江省“机器换人”百项示范项目计划,海利集团成为省首批“三名”试点企业……在多家示范企业的带动下,今年大桥新区技改工程硕果累累,一大批节能降耗、效率快、效益好的新技术、新设备被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今年,大桥新区计划实施23个零地技改项目,其中“机器换人”项目13个,总投资为7.9亿元。17月,大桥新区已完成技改投入12.0亿元,同比增长337.4%

走进海利集团循环产业园的自动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在输送带的不同“岗位”,配置不同功能的机器人手爪,正按部就班地从事着搬运、包装工作。抓丝、套袋、装箱、贴标、封箱……1箱纺丝的自动化包装之旅只需短短17秒,经过熟练操作后,还可提升到15秒,效率是人工作业的好几倍。

据了解,这是海利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德国机器人设备打造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包装线,也是国内首套应用于再生聚酯纤维行业的自动包装码垛、仓储生产线。“传统的包装流程是用工大头,原有包装车间、仓库岗位大概需要60名员工,通过‘机器换人’,现在整个车间就十来人,人工节约80%左右。”海利集团循环产业园行政部经理吴海良介绍说。

作为国内再生聚酯行业的领头羊,海利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断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713,海利集团循环产业园年产20万吨再生聚酯差别化纤维一期项目6条生产线试车成功。该项目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应用了20多项国内首创的专利技术,自主研发国内最先进再生纺丝先进装备和工艺。全部达产后,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按公司年利用废旧聚酯瓶25万吨的规模计算,每年可节约石油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万吨。

不仅仅是海利集团,今年,技改之风吹遍了整个大桥新区。6月份,浙江金达亚麻公司一项目被列为省“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据介绍,该项目采用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并拥有设备和技术方面的自主发明专利5项,形成了年产6000吨高档亚麻纱的生产能力。

在生产车间,成排的机器设备前不见传统纺织企业中员工扎堆的场景。浙江金达亚麻公司总经理王明浩告诉记者,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优质品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投入500万元左右,在自动加料、自动运输、自动包装等环节都进行“机器换人”。“相比传统的亚麻企业,这一年产6000吨高档亚麻纱项目在减员增效方面有新的突破,每万锭用工比同行业减少25%,传统行业需用工220人,金达只需160人。”王明浩表示,目前项目用工500人左右,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正常投产后年销售收入3.5亿元左右,利税7000万元。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增加技改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提档升级的内生动力。”大桥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今年初以来,大桥新区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海盐经济开发区技术转移工作站为平台,为企业技改提供咨询、科企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等各种技术服务,助推企业投入技改资金,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站已与4家企业合作筹建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大桥新区积极利用政策助力,落实各类奖励政策,指导企业申报各级各类技改项目,扶持企业更好地发展。“目前,开发区也在酝酿这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大桥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