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薛召东    来源: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发布时间:2013-06-08   Tag:   点击:
虫情简报(2013年6月3日)

 

 

苎麻夜蛾

据我们在湖南沅江等地调查,苎麻夜蛾第一代已基本进入化蛹,苎麻夜蛾第一代成虫预计在6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代幼虫盛发期将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请各位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根据各地情况,及时做好第二代苎麻夜蛾幼虫的防治工作。

苎麻夜蛾防治方法:

抓住幼虫三龄前群集危害这段时期,趁早晨露水未干前进行检查,发现群集幼虫即用草木灰或25%敌百虫粉撒于叶片,把幼虫消灭在分散为害之前,三龄后采用80 %敌敌畏乳剂1 500-2 000倍液,或25 %杀虫双水剂3 kg /hm2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 ml ~ 375 mL/hm2,兑水600 kg-900 kg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 000倍液或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均可达到很好的防效。

大麻跳甲

大麻跳甲在东北1年生1代,安徽、山西、山东等地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杂草丛、植物残株间、土块下或土壤裂缝处越冬。华北麻区越冬成虫翌年4月初开始出现,早春以落粒生长的大麻和葎草为食。当播种的大麻出土后,大批成虫转移到大麻幼苗上为害。春季成虫交尾后产卵于浅土大麻的小根附近,卵一般经过l0-14天孵化为幼虫。幼虫极活泼主要为害大麻地下部分,蜕皮2次,约经2l-42天开始在土中化蛹。蛹期10-15天。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出现成虫。成虫期长,且各虫期的长短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发生期很不整齐。当多数大麻收割后,成虫随即集中到种麻上,严重为害花序及未成熟的种子,防治不及时,种子的产量及质量降低。9-10月成虫越冬。

大麻跳甲成虫在田间的分布型与虫口密度有一定的关系。密度低时多属于泊松分布和P-E核心分布,密度较高时多属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在确定防治指标时,平均每株虫量在6头以上,应采取防治措施。,由于调查时易惊动周围麻株苗上的跳甲成虫,因此实际调查中,采取每点取样一株所得的数据较为准确。现已进入大麻跳甲成虫为害期,请岗位专家及各试验站站长根据各地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集中烧毁,可减轻下年受害。(2)大麻苗期、种苗开花结实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要从麻田四周向田中间喷药。(3)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灌浇麻蔸,防治幼虫。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