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团队建设
团队成员
最新动态
麻类行情
麻类价格
肥料行情
原理技术
施肥原理
施肥技术
最新技术
数据库
配方施肥
缺素诊断
专家系统
麻类咨询
标准规范
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
交流园地
请选择查询数据库
全国肥料企业数据库
全国麻业专家数据库
全国麻类论文数据库
全国麻类文章数据库
全国麻类成果数据库
全国麻类著作数据库
云南省麻类资源考察、搜集及其鉴定利用
成果名称:
云南省麻类资源考察、搜集及其鉴定利用
获奖等级及年份:
1988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0-1987)
获奖人员:
胡仲强,郑长清,孙家曾,余隆其,邓丽卿,林华如,肖瑞芝,何广文,黄志辉,郭安平,陈洪福,张继成,张怀芳,程新奇,叶谱钦
获奖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成果简介:
麻类研究所于1980年9~11月组织赴滇麻类资源考察组,对滇东南地区的文山、富宁、金平、蒙自、元江、景洪、勐海、勐腊、昆明市郊、砚山、个旧、建水等12个县、市进行实地考察,共考察搜集麻类作物地方品种及野生近缘植物72份。考察搜集黄麻野生种3个,苎麻野生种4个,以及部分稀有类型材料,还有大麻、青麻、龙舌兰麻等资源5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麻类种质遗传资源库。其中黄麻野生圆果种、绿叶种苎麻和白叶种苎麻2个形态特异类型以及红麻2个生理特异类型均系国内首次征集到的遗传资源。另外,考证我国是黄麻长果种和圆果种的起源地之一,云南省又是我国苎麻起源中心之一的论点,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确认。1981~1987年,对新搜集资源进行了系统鉴定和研究,从中鉴定出能纺织高档产品的优质(单纤维支数1800~2000支)和特优质(单纤维支数2000支以上)苎麻地方品种14份,中产优质和高产优质苎麻品种4份;黄麻抗黑点炭疽病强、速生快长,对温度反应不敏感和染包体短臂上有明显次缢痕以及只有一对随体的野生圆果种和长果种8份;获得2份对光反应迟钝的晚熟红麻品种。这些珍贵遗传资源有的已作为杂交育种亲本正在转育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有的作为遗传研究材料正在应用。探明的云南省麻类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适应等科学资料和数据及鉴定出的优良麻类资源。为云南省麻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1986~1987年该省已发展苎麻667hm2。该成果1988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数据库信息
全国肥料企业数据库
全国麻业专家数据库
全国麻类论文数据库
全国麻类成果数据库
全国麻类著作数据库
全国麻类文章数据库
麻区土壤肥力数据库
麻区气象资料数据库
麻类行业文献数据库
关于本站
|
网站导航
|
实用查询
|
师生园地
|
管理登录
|
访问记录
|
图片展示
Copyright by Rami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苎麻研究所 版权所有 2009-2011
湘ICP备10006838号
湖南农业大学复杂系统与电子商务创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