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有不断增长的庞大纺织品消费市场。但是因为缺乏了解另外服用习惯和文化的原因,麻类用品始终国内市场前行不利。有很多企业尝试去推广麻纤维的应用,始终成效甚微。一次到平湖外贸库存调剂市场的感受就让我深刻感受到麻类服装的被冷落程度。 平湖的外贸库存调剂市场是因为当地产业密集的原因天然形成的调剂市场。国内主要大城市的批发商都有过去采购“外贸余单”,尤其是邻近的上海。市场内可以淘到世界各地的品牌服装,但是令人吃惊的是麻类和丝绸的服装是市场内卖的最便宜的,挂牌上标价70美元左右的衣服都只有2~30。而且这些货品一看就知道是真正外贸的做工。(建议从业者要把这些衣服全部买来自己穿 省得流通到市场上影响人们对麻类服装的心理定位)以上现象仅仅为了说明国内消费市场是这么不了解这个好东西。但也有种因素是我们的消费观念真的还没有到那一步。 其实在麻类服装的推广上我们应该列出全部的麻类的特质,比如功能性上有哪些,文化特性上有哪些,不利特性是哪些。而哪类产品可以很好地发挥这些特性都需要做一个深入的研究。未完待续...